第463章 开始计划(1/2)
四九城到底是首都,周边农民就算遭灾了,也能妥善安置,中央能第一时间解决。
所以四九城百姓也就是吃不饱,吃的差一些,要说饿死多少人那是扯淡。
不过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疾病亡的还是有些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居多,本身就有慢性病,营养再跟不上。。。。有一个统计,1960年四九城的死亡率为9.1‰(即每千人9.1人死亡),前三年平均值8.0‰。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三年到底有多残酷,最严重的安徽省1960年统计68.6‰,往年11.9‰,第二名四川54.0‰,往年15.9‰,第三名贵州45.4‰,往年10.0‰。
河南信阳地区有些区县甚至超10%!也就是说这个地区在1960年,1000万人里,有超100万人死亡。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官方记载,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了1000万,这是建国以来唯一一次人口出现负增长。
一些研究基于各地区数据汇总和模型推算,估计全国范围内的“非正常死亡”人数或“营养性死亡”人数更高。有研究提及估算数字约在250万至3000多万之间不等,当然了,这些多为学术研究推论,并非官方精确统计,大家就别较真了。
不得不说大公社这条政策的及时性,否则饿死的人就更多了,弄不好就得暴动。现在大家都一个锅里吃饭,你饿谁不饿啊。
四九城并没有大量难民涌入,没有相关信源。国家人口流动的管控力度还是相当严格的。隔壁有的文说安置大批难民什么的。。。。能跨地区都算你有本事。不是没有,相当少。
。。。。。。。。。。。
何大清说着,把布包往王主任那里推了推,把肉露出其中一角。
王主任刚要发火,何大清马上表态:“您知道我家俩厨子,多少有点门路。先说好这不是给您的啊!我知道您有自己的原则,这是拿给好的建设祖国不是。”
王主任可没有桑家的本事,就肉票那点定量~也就比老百姓强点有限,不提也罢!
何大清这事没什么复杂的,无非是多留意留意,帮他盯紧点上上心就行。
“嗯~个什么样的?”
何大清激动的差点窜起来,家里大床可算能使上了!
“呵呵,没孩子的最好,年轻身体好,没拖累,最好是长的好看的!”
“你这选妃呢!条件还不少!我给你找个黄花大闺女算了,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了,你不要脸我还要呢!你要这么挑的话东西你拿走,这事谁来也办不了!”
何大清心说黄花大闺女那就更好了!不敢想不敢想,罪过啊,估计柱子都不能让他进院。
“那就~~好看点的!身体没问题就行,呵呵呵。”
王主任暗呸一声,没人给他介绍是有道理的,老色坯一个!
也就何家这条件还算不错,家里没拖累,工作也好,要不真不想管!
何大清回去的路上都是一颠一颠的,还得是熊光明啊!这小子点子是真多!
没错,这是熊光明给何大清出的招。
本来熊光明也不乐意的,这事不是给傻柱添堵吗,挨不住何大清苦苦哀求,都找到老熊那去了,你看你媳妇是我帮你找的,你就说好不好吧!
现在老兄弟这~~大凉炕它不好睡呀,你睡了这么些年还不清楚?你得拉兄弟一把啊!
老熊表示这事他也没招啊,厂里都是大老爷们的,你嫂子人生地不熟的本地也没亲没故的,不行找街面上那帮老娘们试试?你要不好意思开口,让你嫂子帮你说去。
何大清心说我哪是不好开口啊,这事上咱脸皮厚着呢!
这不让白寡妇闹的名声坏了吗,扔了孩子跑外地去了,完事孩子大了也娶媳妇了,自己又给寡妇甩了。。。。这他妈谁还敢跟他呀!
熊大哥,不是让你找,你跟光明说说,让他帮我支个招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