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朝堂轮对,物格而后知至(2/2)
“如此就对了!”朱高燨突然看向众臣道:“方才任大人询问何为新学,燨不妨在此告诉诸位,新学名叫科学!”
“若说科学二字,诸位听着或许有点陌生,咱们不妨再简化一些,所谓科学,便是探寻万物之理,与圣人之言殊途同归!”
“诸位休要觉得立了新学,便要摒弃旧学,实则新学与旧学,乃是传承关系,昔日理学曾言,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而要如何靠近此理?先贤提出的方法乃是格物致知!依我观之,先贤虽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法,却未阐明如何去格物,故区区斗胆,首创物理化学等法,用以格物!”
“所谓物理,便是格出万物之理,以为己用,比如当今天下,皆以物往下落为寻常之事,何人去探寻过其中之理?”
“又比如以锅置水,赋于火上,水便会化为白气升起,此皆诸位日常所见之事,何人知晓其中之理?”
“故物理便是探寻万物之法,而化学亦为探知万物之法,二者何归一处,便是这格物致知之法!”
“此等学问皆是发扬圣人学问之事,亦是代圣人立言,与程朱理学何异?如何便行不得?”
“可是,探知彼等之法,又有何用?”见朱高燨一番话语直接将新学和儒家学说联系了起来,任永良便皱眉道:“似殿下所言之事,知晓了又有何用?”
众臣也是齐齐看向了朱高燨,尤其是几个内阁大学士,昨天他们都听了要兴物理化学,可这些东西听来云里雾里,知道了能有什么作用!
不过这话一出,朱高燨便笑道:“《礼记》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任大人口口声声代圣人立言,如今却不知格物有何用,这岂不是贻笑大方之言?”
说着,不等任永良反驳,他便道:“格物自然是要用来治天下的,就如方才我所言之两个例子。”
“看似探寻物体下落之理无用,然则深究其中之理,便可发现世间万事万物皆以力来驱动。”
“物体有力则动,无力则不动,那万物下落,又是受了何力?如此便可推知一条公理,万有引力!是大地有力拉扯,方才让东西下落,而不至于飘上空中。”
“反过来想,鸟类有羽而浮,可直上青天,彼等不受力否?非也,是因彼等浮力大于重力,故而能浮于空中。”
“以此一理,只需不断实践计算,便能算出重力常数,可借由孔明灯之升力,将人搭载上天!”
“上天之后,便可探寻更多事物,绘制山川地形,早日察觉敌军踪迹,此言无用?”
“再者,诸位昨日也看过琼州战舰,此舰表面覆盖铁甲,何以不沉?亦是用的浮力大于重力之理。”
“至于此船可日行千里,不用风帆,不用马匹,不用人力,何故也?因船内烧火,催动水化为蒸汽推动船桨而已!”
“故圣人所言极对,物格而后知至,方可以此为用,造福天下臣民,而非空谈格物,整日只知叫嚣圣人之言,却不知万物之理。”
“这,也就是皇上圣旨中改之旧制,并非科举,也并非翰林,而是当今世上清谈之风!”
“依愚见,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如今正当兴新学,革旧制,让我大明读书人脚踏实地,格物致知,如此举措,哪个读书人敢唾骂?”
“却叫出列,我等好好论论圣人何时教过尔等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了?若真有此等人出列,莫说唾骂,现在我便要请旨锄奸,灭了这等误国误民之徒!”
一番话语说吧,朱高燨的脸色一冷,任永良顿时身子一颤,几个跃跃欲试的御史也没了话语。
笑话,朱高燨这死亡通知书都下了,谁还敢瞎说半句?而且,朱高燨说的也有道理,他们也难以驳斥。
当下,任永良便行礼告退道:“琼王殿下教训的是,下官知错矣!”言罢他便退入了班中。
朱棣坐在御座上,自是满意的看着这一切,又问道:“诸位爱卿谁还有奏,无奏便退朝吧!”
他这一问,众臣便都沉默不语,看着场上无话,他便看了一眼侯显,侯显便道退朝,正式结束了这一次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