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奸似忠,大忠似奸(1/2)
“哎。”
曹操感慨道:“此人雄姿伟略,不甘四郡之地,准备对淮南动兵了,玄德观此人如何?”
刘备斟酌道:“贼匪何足挂齿,安能与曹司空相比。”
“玄德。”
曹操抿了口酒水,淡然道:“你太小看宁有道此人,以及冠之龄雄踞江东,而且设立大兴府治世,此乃天下罕见的英雄。”
“不才拙见。”
刘备连忙拱手回应。
对于宁辰,他了解并不算多。
只是治理徐州之时,听说糜家与大兴商会有交易而已。
“咕咚。”
曹操抿了口酒,随手将酒樽丢在菜园中,意兴阑珊道:“袁术在淮南称帝,朝廷不日要兵伐汝南!”
“称帝?”
刘备猛然起身道。
“不错。”
曹操起身走向府外,淡淡道:“这几日玄德还是磨好兵刃,某会举荐你为豫州牧,负责屯兵沛国。”
“喏。”
刘备躬身一礼。
“主公。”
“兄长。”
关羽,张飞等人激动万分。
袁术称帝,刘备要领兵前往沛国,无疑是他们收回徐州的机会。
“曹孟德。”
“真要去讨逆吗?”
刘备望着离去的背影。
不知为何,他总感觉曹操并未将他的韬光养晦放在心上。
府门之外。
许昌百姓行色匆匆。
曹操转头看了眼刘备府邸,摇头叹道:“虽未见宁有道,便能感受一股雄姿伟略的气息,刘玄德不足与其并论。”
“主公。”
“此人亦不可留。”
郭嘉神情肃杀,说道:“宁有道此人,如骄阳皓月般不可直视,可也太过刚烈,而刘玄德能屈能伸,不失为大丈夫。”
“是吗?”
曹操眉头一扬道。
郭嘉颔首道:“此人心思太重,大奸似忠,大忠似奸!”
“不能杀啊。”
曹操眼中满是忌惮道:“而今兖州强敌环伺,内部朝纲不稳,杨奉,董承之流时刻想要我等性命,若是真杀了他,岂不是与整个朝堂宣战?”
“确实。”
郭嘉无奈一笑。
试探?
或许是吧。
刘备表现太过软弱。
曹操有些意兴阑珊,反而觉得不如宁辰来的坦荡。
不过,袁术称帝一事还是未能瞒住,十余日时间传得沸沸扬扬,各地诸侯为之所望。
江东。
丹阳郡。
大兴,府中大堂。
众文武齐聚,连四郡总兵都被召来。
“主公。”
张昭眼中满是惊惧道:“这袁公路是不是疯了,真以为拿着一块玉石,就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了?”
“称帝。”
“当真是疯了。”
乔蕤,王朗等人亦是如此。
大兴有称王之实,不过并未显露在世间。
加上去年有朝廷册封兴侯之闹剧,反而将曾经匪患出身的过往掩盖,可袁术凭什么称帝?
“咕咚。”
宁辰抿了口茶,翻看着军议司奏文,淡淡道:“称帝与大兴无关,我们要做的便是收复两郡。”
“喏。”
众文武恭敬道。
“啪嗒。”
宁辰将奏文放在桌案上,沉声道:“军议司与兵部的奏文我已经看了,择日便可以调集兵马,先屯兵沿岸,观测朝廷动向,看曹孟德是否会对汝南动兵,而后再议出兵一事。”
“喏。”
众人恭敬道。
“子布。”
宁辰沉声道:“吏部要做好官吏储备,若是不够两郡官吏,可以从大兴学府中择优选取,不足者可以下放各郡县中进行磨砺。”
“喏。”
张昭恭敬道。
宁辰再度道:“此次出征淮南,征子敬为随行军师,江东军政事暂由子布与公达协管,不决之事通过司天监发来军中。”
“喏。”
鲁肃,张昭,荀攸起身道。
“对了。”
宁辰目光扫过众人,淡笑道:“此次出兵,征吕蒙为随军主记,大兴学府庞士元为粮草主记!”
“主公。”
鲁肃蹙眉道:“吕子明尚且可以,庞士元年幼,恐难当重任!”
“历练而已。”
宁辰摇了摇头,调侃道:“不过是两郡之地而已,先看看他们的才能,然后再以不足之处施教,方能成为都督一方的人才。”
“喏。”
众人恭敬道。
“元俭。”
宁辰告诫道:“此次我出征在外,你留驻江东,一切以军议司指令为主,若是敢忤逆军令,军法从事。”
“喏。”
廖化应喝道。
“暂时如此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