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 第195章 筹钱!

第195章 筹钱!(2/2)

目录

此举一来可堵天下悠悠之口,二来可让寒门学子与之正常交往,或许能潜移默化,将来入仕更好协作,

三来也可让付费生感受到真实压力,要么努力跟上,要么被淘汰,钱也白花。”

“虽明面无特殊照顾,但可提供一些隐性价值。例如邀请名士或您亲自出席,付费生可优先参与。

其家族若有合理诉求,可通过学子递话,获得一个向王府表达的正常渠道。

最重要的是,毕业时,成绩合格者,同样授予格物院凭信,在铨选时与其他寒门学子‘并行’,虽无特权,但有了这个资格,对其家族已是巨大成功。”

刘禅听完贾似道这一整套缜密方案,不禁拍案叫绝!

“妙!太妙了!贾先生真乃奇才也!”刘禅兴奋地踱步,

“如此操作,既可得巨资解困,又筛选了相对优质的豪族子弟,将其与格物院乃至我本人进行利益绑定,

还维持了学宫公平的根基,甚至可能促进寒门与士族下一代的理解!一举数得!”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豪族为了一个名额争破头,将大把金银粮帛送入格物府库的场景。

“好!就依先生之计!此事便全权交由先生操办!立刻草拟章程,呈报父王与义父。

首批二十个名额,务必要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家族和子弟!”

“卑职领命!”贾似道躬身应道,脸上露出了属于他那种精算师般的自信笑容。

他知道,自己又为世子,也为自己的地位,立下了一大功。

贾似道领了刘禅的钧旨,深知此事首战必须打响,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

他精心挑选了第一个游说对象——荆州荆家。

这荆家乃是襄阳本地豪强,族中曾出过两千石的高官,在荆州根基颇深。

然而,其最大的污点便是在当年曹操南下时,时任家主的荆良见刘琮投降、刘备势危,为保家族,率先举族归附了曹操,

虽未直接与刘备为敌,但在刘备集团看来,这无疑是背主之举。

如今刘备雄踞四州,荆家虽凭借深厚家底依旧富甲一方,但在政治上却备受冷落,地位尴尬。

家族子弟无人出仕,往日交好的世家也多有疏远,可谓有钱无势,心中惶恐不安。

贾似道选择荆家,正是看准了他们急于摆脱困境、重新攀附权力的迫切心理。

这一日,贾似道轻车简从,只带了两名随从,来到了荆家气派却略显沉寂的府邸。

他并未摆出王府属官的架子,而是以私人身份,递上了名刺,言明“汉中王世子府门下,贾似道拜会荆阜家主”。

荆阜闻报,心中惊疑不定。

贾似道此人他略有耳闻,据说是世子身边新晋的红人,专司钱粮筹划,名声似乎……不那么清正。

此人突然来访,所为何事?他不敢怠慢,连忙整衣出迎。

厅堂分宾主落座,香茶奉上,寒暄过后,荆阜试探着问道:

“贾先生大驾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贾似道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茶,微微一笑,却不直接回答,反而环视厅堂,感叹道:

“荆家不愧是襄阳望族,府邸轩昂,底蕴深厚啊。

只是……如今这世道,光有黄白之物,而无倚仗之势,怕是如小儿持金过市,难免令人心忧啊。”

这话如同尖针,直刺荆阜心窝。他脸色微变,强笑道:

“贾先生说笑了,我荆家安分守己,何来此忧?”

“哦?是吗?”贾似道放下茶盏,目光似笑非笑地看着荆阜,

“荆家主,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当年之事,虽乃时势所迫,然在王爷与世子心中,终究是根刺。

如今荆州百业俱兴,人才辈出,可曾见荆家子弟有一人得入王府法眼?

往日故交,可还如常走动?”

荆阜被他说中心事,额头微微见汗,沉默不语。

贾似道见火候已到,便不再绕弯子,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

“荆家主,在下今日前来,非为别事,乃是奉世子之命,给荆家指一条明路!”

荆阜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希冀的光芒,急声问道:

“世子?敢问是何机会?先生请明言!”

“世子悲天悯人,欲大兴文教,培育寒门子弟,特创‘格物院’。此事,荆家主想必有所耳闻吧?”

“略有耳闻。”荆阜点头,心中却疑惑,这与他们荆家何干?

“然兴学耗资巨大,世子仁厚,不忍全耗府库,故特开恩典,允少心向学且愿为国育才出力的良善之家,捐资助学,其子弟可获准入格物院就读。”

贾似道缓缓道来,观察着荆阜的反应。

荆阜先是失望:“原来是要钱……”

但旋即,他脑中灵光一闪,捕捉到了关键——

“其子弟可获准入格物院就读”!

他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贾先生的意思是……我荆家子弟,亦可入这格物院?

与那些寒门子弟一同求学?”

“非但可以,而且,世子格外开恩,首批名额仅有二十!”

贾似道伸出两根手指,语气加重,

“能入选者,皆需家世清白、资财雄厚、且对王府忠心可鉴。

一旦入学,便是世子门生,与未来王府之栋梁同窗共读,聆听庞德公、司马徽等名士教诲,更有机会得世子亲自点拨!”

荆阜的心脏砰砰狂跳!

他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根本不是去读书,这是拿到一张通往未来权力核心圈子的入场券!

是洗刷家族污点、重塑政治身份的绝佳机会!

花钱?花多少钱都值!

但他毕竟是老江湖,强压激动,谨慎问道:

“世子厚恩,荆家感激不尽!只是……不知这‘助学捐资’,需几何?入院之后,又如何?”

贾似道微微一笑,知道鱼儿已经上钩,开始收线:

“世子体恤,知各家不易。然为示公允,也为真正筛选有心之人,这捐资暂定为黄金百斤,或等价粮帛。

此外,每年需另付学杂用度,比照寒门学子十倍之数,因其食宿用度皆需额外开销。”

“黄金百斤?!”荆阜倒吸一口凉气,这确实是个天价!

但一想到其背后的价值,他又觉得并非不能接受。

“至于入院之后,”

贾似道神色一正,

“荆家主需知,格物院学规森严,世子一视同仁!

贵府公子入院,需与寒门学子同吃同住,刻苦攻读,成绩考核绝不姑息!

若学业不成,纵是捐资巨万,亦会被清退,捐资不退!

世子要的是能成才之人,而非纨绔子弟。

此点,须事先言明!”

若是说只需花钱就能买个资格,荆阜或许还会犹豫其价值。

但听到如此严格的要求,他反而更加确信此事是真的!

世子是真的要培养人才,而非单纯敛财!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荆阜连忙道,

“若能得此机缘,犬子必当悬梁刺股,不敢有负世子厚望!绝不敢玷污格物院声名!”

贾似道满意地点点头:

“既如此,荆家主可有意乎?须知名额有限,觊觎者众。

若荆家无意,在下还需去往别家……”

“有意!绝对有意!”荆阜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起,

“恳请贾先生务必为我荆家美言,保留一个名额!

百斤黄金,荆家即刻便可备齐!

不,一百二十斤!

多出的二十斤,乃是在下对世子兴学壮举的一点额外心意!”

贾似道心中暗笑,面上却露出赞赏之色:

“荆家主果然深明大义,热心教化!世子若知,必定欣慰。

好,既如此,这个名额,我便为荆家暂且记下。

三日之内,请家主携嫡子前往学宫,庞德公与世子或许要亲自见一见,若品性才智尚可,此事便定了。”

“多谢贾先生!多谢贾先生!”荆阜激动得连连作揖,仿佛不是花了天价巨款,而是得了一份天大的恩赏。

贾似道从容起身告辞,留下荆阜在原地兴奋地搓手,仿佛已经看到了家族重新崛起的曙光。

走出荆府大门,贾似道回头望了一眼那高门大院,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第一家,已成。

他知道,有了荆家这个“范例”,剩下的十九个名额,很快就会成为荆州、益州乃至更多地方豪强们争破头的稀缺资源。

世子的钱袋子,终于能鼓起来了。而这条将地方豪强与世子事业进行利益捆绑的暗线,也成功地埋下了第一颗棋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