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 第195章 筹钱!

第195章 筹钱!(1/2)

目录

刘备被那“廉价轻便的书籍”前景震撼得说不出话。

诸葛亮则目光灼灼,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脑中飞速推演着各种可能。

“妙!绝妙!”诸葛亮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惊叹与兴奋,

“此物若成,不仅可解格物院燃眉之急,于政令传达、军报书写、户籍管理、乃至教化百姓,皆有翻天覆地之变!

其利,绝不亚于十万精兵!

然,贾公之忧,深谋远虑,确是不可不防。”

刘备凝重地点头:

“如此利器,必须绝对掌控于王府手中!研究之事,必须在绝密之下进行。

参与之人,必须绝对可靠!”

刘禅接口:“儿臣亦知此事重大。

然,雷博士虽是大匠,却精于土木营造,于此等精细新巧之物,恐非其专长。

且此事需极度保密,雷博士目标太大,易引人注目。”

诸葛亮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缓缓道:

“臣举荐一人,或可负责此事。”

“何人?”

“内子,黄氏月英。”

“黄夫人?”刘禅一愣。

“正是。”诸葛亮颔首,“月英于机关巧思、匠作营造之上,天赋异禀,尤胜于臣。

且她深居简出,外人罕知,由她主持秘研,最为稳妥。只是……”

他看向刘备,“女子之身,参与此等机密要务,恐惹非议。”

刘备尚未开口,刘禅却立刻大声道:“女子又如何?我麾下秦良玉将军,冲锋陷阵,不输男儿!

义母之才,义父深知,我等亦有所闻。

只要能成此利国利民之大事,何必拘泥于男女之别?儿臣以为,黄夫人乃是最佳人选!”

刘备见刘禅态度坚决,又深知诸葛亮夫人确非凡俗女子,当下拍板: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便依孔明与阿斗之言。即刻密召黄氏入府,主持此事,一应所需人手、物料,由孔明亲自调配,务必机密!”

计议已定,黄月英被秘密请入王府。

当她听闻此事原委及那超越时代的技术构想时,平静的眼眸中顿时爆发出惊人的神采,那是一种遇到毕生所热爱事业的狂热。

刘禅当即郑重道:“义母,此事关乎国本,烦请您全力为之。

格物院可特设‘匠造科博士’一职,由您挂职,以便调用资源,掩人耳目。”

黄月英抬头,眼中虽有激动,却仍有一丝迟疑:

“世子,妾身一介女流,挂职博士,出入学宫,恐惹人非议,于礼不合吧?”

刘禅朗声一笑,语气斩钉截铁:

“义母何必自谦?

我麾下秦良玉,以女子之身统军作战,军功卓著,无人不服!

格物院求的是真才实学,而非虚礼!

能者上,庸者下!

我说您可以,您就可以!”

黄月英看着眼前这位目光坚定、魄力惊人的少年世子,又看了看旁边微笑颔首的丈夫诸葛亮,

最终深吸一口气,敛衽一礼,眼中再无犹豫,只有专注与自信:

“既蒙世子信重,妾身必竭尽所能,穷究此技,以报世子、大王、丞相之托!”

…………

学宫的建设、纸与印刷术的秘研,如同两个吞金巨兽,让刘禅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贾似道每日对着账册唉声叹气,刘禅也深感压力巨大。

纵有开源节流之策,也难解这燃眉之急。

这一日,贾似道再次寻到刘禅,脸上却带着精明算计的神色。

“世子,常规生财之道,缓不济急。思前想后,或有一法,可速得巨资,以解当前之困,甚至为格物院奠定长远之基。”

贾似道压低了声音。

“哦?贾先生有何妙策,快快道来!”

刘禅精神一振。

“招收付费生!”贾似道眼中闪着光,“并非寒门子弟,而是向荆州、益州,乃至江东、中原前来避难的豪门大族子弟开放名额,允其缴纳高额‘助学捐资’,入格物院就读!”

刘禅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连连摇头:

“不可不可!贾先生,我创立格物院之本意,乃是为打破世家垄断,培育寒门子弟。

若让那些膏粱子弟涌入,岂非本末倒置?

更何况,那些豪门巨室个个精似鬼,他们家中自有良师,为何要花大价钱来我这学‘杂学’?

此议恐难行通。”

贾似道似乎早料到刘禅会如此反应,他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洞悉世情的狡黠:“世子,您此言差矣。您实在是小看了您自身的名望与这格物院如今在明眼人眼中的价值!”

他上前一步,细细分说:

“其一,名望无价。

您如今是汉中王世子,克复荆益、扬威交广、仁德之名广播四海,更兼有‘天授’之智的传闻。

在许多人眼中,您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是未来的天下共主!

若能成为您的门生,哪怕只是挂个名,对其家族而言,便是莫大的政治资本和护身符!

这份潜在价值,远超金银。”

“其二,格物院虽新,但其势已显。

大王与丞相鼎力支持,庞德公、司马徽等荆襄名士出山主持,学宫由样式雷这等大匠督造,气象非凡。

明眼人都看得出,此非寻常书院,乃是王府大力栽培嫡系力量之所在。

能提前将子弟送入未来权力核心的预备机构,与之建立联系,这笔投资,对豪族来说,千值万值!”

“其三,所学虽杂,却皆实用。豪门大族亦需打理庞大家业,精通算学可掌经济,明律法可避讼事,知农工可兴族产。

即便那些只知享乐的纨绔,其家族亦希望他们能学些实在东西,而非一味清谈。

格物院所授,正合其部分需求。”

刘禅听着,若有所思。贾似道的话,确实点醒了他。

这些世家大族,惯会投资,如今父亲与曹贼二分天下,世家大族岂有不份而下注之理?

“即便如此,他们为何非要来格物院?在家中请师教授岂不更好?”刘禅仍有疑问。

“世子,这便是关键所在!”贾似道眼中精光更盛,

“在家中请师,所学不过经史子集,所交不过同乡子弟。

而入格物院,则意味着进入了以您为核心的‘世子党’的未来圈子!

能与来自四州的寒门俊才同窗,能聆听庞德公等名士教诲,甚至有机会得到您的亲自点拨!

这种人脉资源,是闭门读书永远无法获得的!

这才是那些豪族愿意付出巨大代价的真正原因!”

刘禅彻底明白了。

贾似道这是要将格物院的“入学资格”本身,包装成一种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政治-社交-教育”复合产品,

卖给那些渴望维持或提升家族地位的豪强。

“先生所言,确有道理。然,具体该如何操作?若来者不拒,恐鱼龙混杂,坏了学风。”

刘禅心动了,但依旧谨慎。

“自然不能来者不拒!”贾似道成竹在胸,

“此中大有文章可做,需精心设计,方能名利双收,且不损格物院根本!”

他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谋划细细道来:

“首批付费生,名额绝不能多,初步可定二十人,宁缺毋滥。

须是各州郡实力最强、名声尚可、且对王府较为恭顺之家族子弟。

如此方能显其珍贵,令其以入选为荣。”

“并非有钱即可。

需由您亲自对申请子弟进行面察,考察其品性、才智。

顽劣不堪、蠢笨如猪者,纵出千金亦不收!

同时,亦要暗中考察其家族背景、政治倾向。

此举既可筛选学生,亦是对各家族的一次摸底和震慑。”

“费用绝不能低!要定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例如‘助学捐资’黄金百斤,或等价帛粟,另需每年缴纳高昂的学杂用度。

此价一出,自然将绝大多数普通富户排除在外,唯有顶级豪族方能承受。

同时,这笔钱要明言,主要用于补贴寒门学子之用,可博得好名声。”

“付费生入学后,与寒门学子混合编班,同吃同住同学习,遵守同样严格的学规。

成绩考核、升留级标准完全一致,绝无特殊照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