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剑楼不让进?(1/2)
姑苏城外,剑楼所在的山脚下,早已是人满为患。
许闲一行人弃了马车,混在人群中。
虽已是初冬的季节,但在拥挤的人潮中,依然令人燥热。
“啧啧,许大人,你瞧瞧这阵仗。”
杜仲一边费力地挤开一个扛着门板似的巨剑的壮汉,一边压低声音在许闲耳边吐槽,“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山上有什么绝世美人要抛绣球呢。”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眼角画着细长眼线的女子便抛来一个媚眼,娇滴滴地开口:“这位官爷,你要是想,奴家这球,专为你而抛哦。”
杜仲吓得一个激灵,脑海里瞬间浮现出自家夫人那张笑意不达眼底的脸,连忙摆手,义正言辞:“姑娘请自重!本官乃朝廷命官,岂会流连风月!”
那女子咯咯一笑,扭着腰肢走远了。
沈璃冷冷地瞥了杜仲一眼,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师兄,你方才腿软了。”
“胡说!我那是……我那是站累了!”杜仲老脸一红,强行辩解。
许闲没理会身旁两人的斗嘴,他的注意力全被山门前的情形吸引了。
剑楼的山门古朴大气,由两根巨大的青石柱构成,上书“剑楼”二字,笔走龙蛇,隐隐透着一股锋锐之气。
山门前,几名身穿青色劲装、背负长剑的剑楼弟子,正拦住一众想要上山的江湖人。
“诸位英雄,请有序排队进入,莫要争抢。大梁的豪杰优先进入。”
一名看起来是领头的青年弟子朗声说道,语气客气,但态度坚决。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鼓噪声。
“凭什么让你们梁人先进!老子大老远从朔州赶来?”
“就是!我们又不是来捣乱的,凭什么你们梁人先进去。”
那青年弟子面不改色,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剑楼规矩,概莫能外。若有强闯者,休怪我剑楼不讲情面。”
他说着,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一股凌厉的气息散发开来,周围的鼓噪顿时小了不少。
杜仲眉头一皱,对许闲说道:“贤弟,人太多了,看来我们得亮明身份了。不然这要排队到何时。”
说着,他便要上前,从怀里掏那绣衣使的腰牌。
许闲一把按住了他。
“杜大哥,稍安勿躁。”
许闲摇了摇头,“咱们要是就这么大张旗鼓地上去,恐怕会节外生枝。”
他来之前就做足了功课,凡是江湖门派大多脾气古怪,最是瞧不上绣衣使,称之为“朝廷鹰犬”。
若是杜仲就这么亮出绣衣卫的牌子,别说进门,不被当场打出来就算不错了。
“那怎么办?总不能真在这排队吧。”
杜仲有些急了,“咱们的任务是接回质子,可不是来参加这什么狗屁大会的。”
许闲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迈步向前,不紧不慢地走到了那名青年弟子的面前。
那青年弟子见他一身文士打扮,气质与周围的江湖莽汉格格不入,眼中闪过一丝轻视,但还是客气地拱了拱手:“这位公子,有何见教?”
“不敢。”
许闲回了一礼,笑容和煦,“在下并非江湖中人,此次前来,也非为选剑大会。只是听闻,北魏质子拓跋玉殿下,正在贵楼做客,在下奉命,特来寻他有要事相商。”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周围每一个人的耳中。
“拓跋玉?”
“那个质子?”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那青年弟子的脸色也变了变。他可以不给江湖人面子,甚至可以不给一般的官差面子,但“质子”这两个字的分量,他还是掂量得出来的。
这牵扯到两国邦交,已经不是他一个小小弟子能做主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