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8章 运筹(1/2)
温彦博放了心,也就是说辽东都护府建于何处,确实没定下来。
事关重大,在这种事上面,相信皇帝不会糊弄他这个尚书令。
辽东平原就那么大一块地方,城池都是以前高句丽所建,有大有小,最大的就是辽东城,建城有几百年了,经过了几次扩建加固,是辽东,也可以说是关外第一雄城。
虽说远不如长安,洛阳,江陵,晋阳等中原大城,可在中土之外,怕是也只有高句丽的国都平壤城能与之相提并论。
换言之,中原帝国面对的异族很多,可高句丽才是最特殊的那一个,它在各类工艺方面,都有所造诣。
不管他们的工艺是否传自中原,还是说中原战乱,一些流亡之人去了高句丽,提升了他们的生产力,但只就冷兵器时代而言,高句丽几乎是唯一一个能和中原帝国在方方面面都相较一番的异族文明。
…………
高句丽人在辽东建有十余城,还建了很多颇为独特的坞堡来供人生息。
虽然那些城池规模上都不大,有一些甚至比不上中原的县城,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在汉时遗址上建造起来的,比如辽东城和国内城,一个是长城旧址,一个则是汉时玄莬郡郡治所在。
但不管怎么说,能在辽东这样的地方建造这么多的城池,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许的事情。
辽东初定,徐世绩等人不可能自己建城,只能在高句丽人遗留的城池中间选择,这个范围就更小了。
李破几句话把自己的宰相架在了那里,温彦博现在觉得自己要是不能说出个子午某酉来,以后都不好意思跟萧禹,范文进说话了。
三相并立,相互之间怎会能没有利害冲突?如今范文进上任不久,萧禹主掌中书,为人处事上缺点非常明显,所以暂时以尚书令温彦博为首。
可他要是在太极殿中出丑,那两位就算不落井下石,也当暗笑他温大临不过如此。
皇帝设下的赌局,哪会简单的了?
之前君臣游逛长安赌了一局,玩笑居多,事后很快就传了出去,能在温彦博面前说笑闲谈的人碰见温彦博都会拿此事取笑上两句。
好在大家都当做了逸事佳话,赌注又是书本,那自然是文人最喜欢的故事,加上故事中的人物是君王和臣子,格调就更高了。
不过今日考验的却是温彦博的眼光和才能,如果输的太过难看,传出去的话,大家再要谈起,说的话定然不好听。
…………
看温彦博郑重其事,如临大敌。
李破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感觉这个玩笑开的有些过了,毕竟温彦博跟随他多年,是他最信任的臣下之一。
看来过后必须在范文进和萧禹身上找找平衡……
…………
“国内城在乌骨城东北,鸭绿水之畔,汉时玄菟郡郡治,高句丽旧都也……”
温彦博指点着国内城说道,最终摇了摇头,“国内城虽为辽东第二大城,可地近朝鲜,高句丽当年以其为都,一来掌控辽东,二来想南下朝鲜,左右兼顾,可谓要害。”
李破也郑重了起来,他要是再轻轻松松的,就太不尊重温大临了,“这里肯定不成,跟朝鲜仅一江之隔,徐茂公愿意,李年也未必能同意。
再说了,国内城已被卫玄给拆了……”
温彦博点头道:“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朝鲜都护府卧榻之畔,不容他人窥视,即便驸马选了此处,不说李都护,朝中也不会同意。”
其他的不用多说,再好的地方,有这一个致命之处也就可以被排除在外了,君臣都没有说的是,国内城的位置其实非常好,再建起来可以作为辽东和朝鲜通联的节点。
在辽东划分郡治的话,国内城旧址是首选,可以适当驻军把守的那种。
当年隋军卫玄部就驻扎在国内城,以为大军后援,早早就把城内的高句丽人屠戮一空,撤军的时候,为了泄愤整个把国内城给拆了。
虽说乌骨城,扶余城也经历了几场摧残,可城池的框架还在,不如国内城毁的那么彻底。
此时温彦博又在地图上以乌骨城为中心画了个圈,“如果不出意外,这里就会是辽东马场所在了。”
李破继续当他的点头机器,他是做过马场马令的人,知道马场是怎么一回事。
中原之所以无法养马,不是因为没有平原地带,而是马场需要的空间太大,上面不能有太多村镇聚居。
你把平原地带养了马,人往哪去?眼瞅着良田变草场,百姓非得反了不可。
这就像后来你在城区盖污染严重的工厂,那都不用姓柴的鼓动,居民就能把政(和谐)府骂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