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暗夜枪声(1/2)
雨水敲打着医疗站的帆布帐篷,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不停叩门。楚云飞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模糊的灯火。平安县城一战后,部队撤回根据地休整,但内部的暗流比战场上的敌人更危险。
"团座,您该休息了。"孙铭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眼睛布满血丝。这个忠诚的警卫连长已经三天没合眼,时刻警惕着可能的刺杀。
楚云飞接过茶杯,热度透过搪瓷杯传到掌心:"你也去睡会儿吧,今晚我值班。"
"不行!"孙铭斩钉截铁,"赵崇武的人这两天鬼鬼祟祟,我怀疑..."
"怀疑什么?"楚云飞锐利的目光扫过来。
孙铭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炊事班老李捡到的,从赵营长兜里掉出来的。"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明晚子时,西山松林,梁。"梁字最后一笔拉得很长,像是某种暗号。
梁培璜!楚云飞瞳孔微缩。这个阎锡山的心腹、曾经与日军秘密谈判的汉奸,竟然派人来接触赵崇武。看来晋绥军对358团还没死心。
"先别声张。"楚云飞将纸条在油灯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我倒要看看,赵崇武会怎么选。"
孙铭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作为楚云飞一手带出来的军官,他对团座的忠诚毋庸置疑。但赵崇武不同——那是晋绥军的老班底,跟随楚云飞更多是出于军人服从,而非理念认同。
"对了,林医生怎么样了?"楚云飞突然问道。
"刚换过药,睡下了。"孙铭脸上浮现一丝笑意,"她说伤口不疼了,让您别担心。"
楚云飞嘴角微微上扬。自从那晚在篝火旁半真半假的坦白后,他和林霞之间有种微妙的默契。她不再追问他的秘密,但眼神中的探究与关切却与日俱增。
"我去看看她。"楚云飞披上雨衣,"你盯着点赵崇武,但别打草惊蛇。"
医疗站的主帐篷里,伤员们已经入睡,只有一盏煤油灯在护士值班台上摇曳。楚云飞轻手轻脚地走到最里面的小隔间,轻轻挑起布帘。
林霞侧卧在简易病床上,月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洒在她苍白的脸上。被子滑落至腰间,露出肩膀处厚厚的绷带——那是为一名伤员挡子弹留下的伤。楚云飞悄悄上前,小心翼翼地将被子拉到她下巴处。
"装睡很有意思吗?"林霞突然开口,眼睛依然闭着。
楚云飞笑了:"怎么知道是我?"
"消毒水味里混着枪油和烟草,还有..."她睁开眼,眸中映着微光,"那种特别的脚步声。"
"伤口还疼吗?"楚云飞在床边坐下。
"好多了。"林霞试着坐起来,楚云飞连忙扶住她,"青霉素很有效,没发烧。"
两人一时无言。雨声填补了沉默,帐篷里弥漫着药香和某种说不清的温情。楚云飞注意到林霞的床头放着那本佐藤的笔记本,心头一紧。
"这东西...最好别放在明处。"
林霞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放心,我做了副本,正本藏在安全的地方。"她顿了顿,"其实...有人来偷过。"
"什么?"楚云飞猛地站起,"什么时候?"
"昨晚。你不在的时候。"林霞平静得可怕,"是个穿白大褂的'医生',但我从没见过他。"
楚云飞拳头捏得咯咯响。中统?军统?还是日军特务?无论哪一方,都说明他的秘密已经引起多方关注。
"他得手了吗?"
"没有。"林霞得意地笑了,"我早有准备,给他的是一本假笔记。不过..."她突然皱眉,"那人身手很好,我开枪都没打中,反而被他回击两枪。幸好只擦伤肩膀。"
楚云飞这才注意到她左肩绷带下还有一处伤!怒火瞬间烧红了他的眼睛:"为什么不早说?"
"你这两天够忙了。"林霞轻描淡写,"再说,我这不是没事嘛。"
"从今天起,医疗站加派双岗。"楚云飞不容置疑地说,"我会安排女兵贴身保护你。"
林霞想反对,但看到楚云飞眼中的坚决,最终只是轻轻点头。两人又聊了几句,楚云飞便起身告辞——他必须安排人手保护林霞,同时准备应对赵崇武可能的叛变。
刚走出医疗站,一个黑影就拦住了去路。楚云飞本能地摸枪,却听到熟悉的声音:"楚团长,是我。"
油灯照亮了李云龙那张胡子拉碴的脸,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落,但眼中却闪着兴奋的光:"有个好东西给你看!"
"这么晚?"
"就现在!"李云龙拽着他就走,"老徐从延安来了,带了个'大宝贝'!"
两人冒雨来到村尾一座戒备森严的农舍。屋内,赵刚和几个陌生面孔围着一盏汽灯,中间的木桌上放着一个长条形的木箱。见他们进来,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立即起身。
"楚团长!久仰大名!我是边区军工部的徐英杰。"他热情地握住楚云飞的手,"李团长说您对武器很有研究,特意请您来看看我们的新发明!"
徐英杰打开木箱,取出一支造型奇特的步枪。楚云飞一眼认出这是历史上中共在1940年试制的首款半自动步枪,但细节上有所不同——枪管更长,弹仓更突出。
"基于缴获的日军三八式改进,使用7.92毛瑟弹,十发弹仓供弹。"徐英杰骄傲地介绍,"射速比栓动步枪快三倍,精度也不错!"
李云龙迫不及待地抢过步枪,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枪身:"老子的新媳妇!楚兄,怎么样?"
楚云飞接过步枪,熟练地检查各个部件。这支枪在历史上并未量产,主要问题是重量过大和后坐力太强。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革命性设计了。
"想法很好。"他谨慎评价,"不过枪管可以缩短两寸,减轻重量;弹仓改成弧形,增加容量到十五发;枪托加厚,抵消后坐力。"
徐英杰眼睛越睁越大:"楚团长...这些改进正是我们下一步计划!您怎么想到的?"
"德国毛瑟厂有过类似实验。"楚云飞面不改色地撒谎,"我在《轻武器月刊》上看到过。"
李云龙才不管什么理论,抱着步枪不撒手:"老徐,这宝贝啥时候能装备部队?老子要第一个换装!"
"至少半年。"徐英杰苦笑,"我们缺乏精密加工设备,很多零件要靠手工打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