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四国争霸 > 第640章 对蜀议策

第640章 对蜀议策(2/2)

目录

他微微前倾身体,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好胜的光芒:“嘉不才,愿亲赴扶风郡军前,辅佐大将军。一则,可协调诸军,避免再中诸葛亮的诡计;二则,”他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几分傲然,“嘉也真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卧龙先生’,究竟有多少斤两。看他能否挡得住我北汉的雷霆之威!”郭嘉的言辞中,既有对敌我实力的冷静分析,也夹杂着顶尖谋士之间一较高下的渴望。

徐晃和郭嘉,一武一文,态度鲜明地主战,气势很盛。

然而,邴原和盖勋立刻表示了反对。

首辅邴原捋着胡须,眉头紧锁,语气沉重:“陛下,大将军和奉孝之言,虽壮怀激烈,然臣以为,此刻绝非大举兴兵之良机。”他看向吴权,眼神里充满了忧虑,“凉州新遭战乱,马超铁骑蹂躏之处,生灵涂炭,河东三郡百姓流离失所,亟待安抚重建。阵亡将士的抚恤、伤残者的安置,此乃朝廷首要之责,需耗费大量钱粮与精力。若此时再兴大军,恐伤民心,亦寒将士之心啊。”

亚相盖勋紧接着补充,他的声音更显急切:“不仅如此,陛下,今岁天公亦不作美。凉州、并州皆遭了蝗灾,继而又逢大旱,秋收锐减,仓廪空虚。无数百姓眼巴巴等着朝廷赈济。若要从冀州、幽州、司州调运粮草接济灾区,已是极大的消耗。在此情形下,如何还能支撑一场大战?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无充足粮秣,数十万大军深入险地,岂非自陷危局?请陛下三思!”盖勋的反对理由非常实际,直指钱粮后勤这一致命环节,这也是任何战争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双方各执一词,徐晃和郭嘉主张抓住战机,以雪耻和扩张为目的;邴原和盖勋则从民生和内政的角度,认为应休养生息,暂缓用兵。争论在暖阁内回荡,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

吴权听着双方的辩论,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御案,目光却转向了从会议开始就一直沉默不语的沮授。这位老成谋国的重臣,至今未发一言。

“沮授先生,”吴权点名了,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期待,“双方意见,你都听到了。不知先生有何高见?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沮授身上。徐晃希望他能支持主战的观点,邴原和盖勋则期待他能力陈休兵之利。连一直看似置身事外的郭嘉,也稍稍收敛了散漫的态度,看向沮授。末座的司马懿,更是微微抬起了头,目光专注地投向他。

沮授感受到众人的注视,缓缓抬起头。他先是看了看情绪激昂的徐晃和自信满满的郭嘉,又看了看忧心忡忡的邴原和盖勋,最后将目光投向御座上的吴权。

他沉吟了片刻,仿佛字斟句酌,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低沉:“陛下,诸位同僚。授以为,蜀,非不可伐;汉中,非不可图。”

他先肯定了主战派的战略方向,让徐晃精神一振。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然,此次用兵,目的不宜过大,规模不宜过度。当以精兵锐卒为主,而非追求兵力浩大。若能趁蜀国新胜懈怠,或诸葛亮应对有隙,一举拿下汉中,自然最好。然,”他加重了语气,“若事有不谐,攻势受阻,则当见好便收,果断回师,不可恋战,更不可将战事扩大、拖延。此次行动,更应视作一次试探与反击,而非国运相搏之决战。”

沮授说完,微微躬身,便不再多言。

暖阁内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徐晃眉头紧锁,觉得沮授这话像是支持出兵,但又设下了重重限制,打得束手束脚,很不痛快。郭嘉则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品味着“精而不取多”和“见好就收”这几个字。邴原和盖勋也觉得沮授并未完全反对用兵,与他们期望的坚决反战有所差距,但“规模不宜过度”、“不可恋战”等语,又似乎部分采纳了他们的担忧。

吴权沉吟着,手指依旧轻敲桌面。沮授这番话,确实像是说了又像是没说,有些模棱两可,既没有坚决反对用兵,也没有大力支持全面开战,而是提出了一种有限的、试探性的军事行动方案。这其中的分寸该如何把握?“见好就收”的“好”又该如何界定?这确实需要深思。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末座,那个自进来后就如隐形人般的年轻建议郎——司马懿,此刻正垂着眼睑,仿佛地上有什么极其吸引人的花纹,对刚才所有的争论和沮授那番“圆滑”的建议都毫无反应。

吴权收回了目光,心中的思量却更深了一层。他知道,真正的决策,还需要更多的考量。会议并未结束,或者说,真正的权衡,现在才刚开始。

目录
返回顶部